一、工程性質
該項目為:物質采辦事業部50T/20T龍門吊加裝起重電磁吊,屬于新建項目。
二、工程建設的目的和意義
將50T龍門吊原捆扎吊裝方式改為起重電磁鐵吊裝方式,用于火車廂裝車卸車,車廂寬度2.8米。吊運打捆圓管及散件圓管,打捆捆徑Ø300-600mm,管壁厚5-12mm,長12米,每捆重約2-3T,每次吸吊4-6捆。散件圓管直徑Ø60-508mm,管壁厚5-12mm,長12米,單根重0.2-1.6T,每次吸吊2-20根,每次吸吊一層或多層,被吸物溫度為常溫,要求吊運橫向和縱向旋轉。(在滿足吸吊要求盡可能設計最大吸力確保安全。)該吊裝方式可以做到減少作業人員,消減吊裝安全隱患,提高效率,對保障生產安全運行有著重要的意義。
設備名稱解釋
2.2.1.1、三相交流電源:實用我國現行380*3相 50赫茲標準交流電源
2.2.2.2整流控制設備:它含有吸、放料,勵磁控制,直流逆變裝置,自動蓄電池充電裝置,
2.2.3.3起重電磁鐵:是額定直流電源通過本體內線圈而產生的恒定磁場的一種起重吸附導磁物體裝置
2.2.3.4電磁設備所需總功率:49.6KW
2.2.3 成套設備的組成
起重電磁鐵 MW35-220135L-4P/1-75 2臺
調磁保磁控制設備 ZNKTB-300-30/NB 1套
整流變壓器 ZSG-60kva 1臺
起重電磁鐵控制箱 1臺
蓄電池組 NP-12V 250AH 1組
電纜卷筒 JTA300-20-5 1臺
電纜連接器 DL-302 1臺
電動旋轉吊鉤 XDG-50T 1臺(備選)
2.3 成套設備技術參數
2.3.1 起重電磁鐵 MW35-220135L-4P/1-75
額定電壓 DC220V
電 流 113A (2臺總電流226A)
冷態功率 24.8KW (2臺總功率49.6KW)
通電持續率 TD=75%
絕緣等級 C級
自 重 7500kg(2臺總重15T)
額定起重能力 20T (2臺40T)
平面最大拉脫力 70T (2臺140T)
安全系數 3.5倍
2.3.2 停電保磁控制設備
ZNKTB-300-30/NB
自 重:230KG
安裝尺寸:1150*600*650
輸入電源:3*AC380V 50Hz
輸出電壓: DC 0-220V無極可調
輸出功率:35kW
絕緣電阻:≥5MΩ
防護等級:IP54
充退磁時間:≤3S
絕緣電阻 :≥10MΩ
工作制:100%
控制方式:恒壓控制
停電保磁時間:≥30min
充電控制方式:恒壓限流自動充電
充電電壓: DC0~300V連續可調
充電電流:≤0.2C
逆變電源:輸入DC 220V, 輸出:AC 3*380V 50HZ 2KW。
磁力強度顯示:調節磁力大小采用模擬量轉換燈顯示,共8燈顯示,每個燈表示12.5%磁力,顯示燈裝于柜門上醒目易見。此項方便操作員時刻了解磁力大小。
2.3.3 起重電磁鐵控制箱(安裝在駕駛室內,便于行車操作人員操作即可)
控制箱上安裝有:吸、放料開關,吸料勵磁電壓表,吸料勵磁電流表,充電電壓表,充電電流表,調磁開關,主鉤下放,吊鉤操作開關(備用)
2.3.5電纜卷筒JTA300-20-5
額定電壓:DC 0-600V
額定電流:300A
相數:5P
通電持續率:100%
絕緣電阻:≥10MΩ
電纜規格:(YC 2×50mm2電磁鐵供電)+(3*2 mm2旋轉吊鉤供電)
最大卷取長度:20M
自重: 90kg
2.3.6整流變壓器
自 重:320KG
額定功率:60KVA
電 壓:380V /220V
安裝尺寸:950*650*600
2.3.7電纜鏈接器
自 重:4KG
直流傳輸容量:220V/300A 2P
第三章 施工部署
3.1概述
3.1.1施工特點及難點
3.1.2由于該項目在大二線物資采辦事業部庫區內,因此要做到各種安全措施及安全預案嚴謹,合理,科學,以保證施工工期及質量,施工中將安全做為重點。
3.1.3 安全要求嚴格,施工中不安全因素多,尤其大多數工作屬于高空作業,施工中要嚴格按照各項安全規定及辦法執行。
3.1.4本工程施工過程將及時和有關安全負責人進行協調,聽從安排,施工時一是必須與業主等有關單位共同確定,保證施工的準確性;二是施工過程中,必須加強與業主有關部門的聯系,及時辦理安全許可、高處作業等作業票,保證施工的安全,保證工程的質量。
3.1.5本工程安裝完畢后,要進行測試試用,在試用,先用廢舊鋼材在地面進行試驗吊裝,并且進行不少于五次的吊裝負載運行,確認無安全隱患后再在車皮卸車過程中進行試用和評估。
3.2起重電磁鐵控制設備安裝位置確定
3.2.1 整流控制柜、整流變壓器柜、蓄電池柜、安裝在門吊靠近電源總控制室一端的門吊橫梁上一字順序排開。
3.2.2 電纜卷筒安裝位置:在不影響門吊運行和電纜卷筒收放電纜的基礎上,安裝在小車房
3.3.放線、進出方向、連接和防護
3.3.1 總電源經門吊電源總控制室刀開關輸出至本整流控制柜總開關。
放線連接由原門吊放線槽放線防護。導線為YC: 3*25電纜一根
3.3.2 整流控制柜至整流變壓器、蓄電池柜放線由設備下部空間連接放線防護,導線為YC:3*25 電纜2根、YC:2*50電纜1根、3*2.51根。
3.3.3 整流控制柜至小車電纜卷筒放線由原門吊放線槽經滑到小車至電纜卷筒,導線為:YC:2*50+3*4電纜1根
3.3.4 整流控制柜至門吊操作室電磁鐵控制箱,放線連接由原門吊放線槽至門吊操作室到電磁鐵控制箱連接,導線為25*1導線1根。
3.4起重控制設備吊裝焊接與實施
3.4.1 吊裝控制設備嚴格按照汽車起重吊裝操作規程實施,注意門吊上方人員的安全。
3.4.2 吊裝設備時注意吊裝位置,吊裝鋼絲繩必須經由設備吊環中心穿過,吊裝時不許傾斜,倒置及碰撞。
3.4.3 吊裝蓄電池組時不能吊環起吊,必須用兩根鋼絲繩從底部穿過平衡起吊,嚴禁傾斜、倒置及碰撞。
3.5吊裝實施
3.5.1 門吊上方人員組成: 1人負責指揮、傳達起吊司機的操作并協助另1人進行設備的定位及卸裝
3.5.2 協助吊裝的地面人員由2人組成,各負責一端吊裝位置的司索及指揮傳達汽車吊司機的操作裝卸。
3.6焊接實施
3.6.1 嚴格按照手工電弧焊焊接工藝及操作規程
3.6.2 焊接控制設備必須焊接牢固,以防行車運行時整流控制設備晃動,震動使焊接點裂開。
3.7接線與調試
3.7.1 接線嚴格按照電氣原理圖接線及嚴格按照電工操作規程操作實施。
3.7.2 調試: 由設備生產廠家技術人員調試、門吊司機、地面電工組成。
3.8試吊操作規程
第一步: 試吊時要求門吊駕駛人員必須按門吊操作規程操作(起重電磁鐵是依附行車的起重工具)。
第二步:清空行車下方地面無關貨物及地面閑雜人員
第三部:將廢舊鋼管鋪設緊湊、平整(可以模擬車廂的寬度,擺放方式)放于行車吊鉤正下方的地面。
第四步: 將行車行至電磁吊停放的位置,將主鉤下放至電磁吊鏈條處(便于掛、取鏈條)。
第五步: 連接好門吊吊鉤與起重電磁鐵的吊環連接及起重電磁鐵電纜連接公座與來自門吊鉤
頭上來自于電纜卷筒的電纜連接器母座相連并擰緊螺栓。
第六步:將門吊駕駛內右邊的起重電磁鐵操作箱上的吸放料開關置于放料上。
第七步:合上整流控制柜上的總電源的空氣開關及柜內所有開關。
第八步:觀察整流控制柜及門吊駕駛室內的電磁鐵操作盒上的電源指示燈指示為紅燈。 充電電壓表電壓在220V以上,充電電流在2A 以上即可運行。
第九步:將電磁平穩的吊到所吊鋼管的上方并且輕放與鋼管上,需保證電磁鐵與鋼管充分接觸。
第十步:以上步驟完成方可將駕駛室內操作盒上的吸料開關打到吸料狀態。
第十一步:當電壓,電流達到規定值后方可起升吊鉤(由于試吊過程中沒有電動旋轉吊鉤需在地面配司索工兩名,在電磁鐵兩頭經行司索牽引,以防電磁鐵及鋼管左右搖擺)。連續試吊多次,測試吸料情況及鋼管擺放是否合適,打捆是否合適。
第十二步:完成在電網供電試吊后進行停電保磁試吊,試吊中需完成前幾步驟后斷開行車總電源(模擬運行中突然停電),電磁鐵控制柜報警器報警,駕駛室蜂鳴報警器同時報警,UPS備用電源自動投入。
第十三部:駕駛室工作人員需立即(在30分鐘內)打開駕駛室操作箱上的主鉤下放開關或者手動打開門吊抱閘將電磁鐵及所吊鋼管放置地面,再將操作箱上的放料開關置于放料位置,消除磁力。
第十四步:試吊完成將門吊運行至電磁鐵指定的停放的地方,將電磁鐵安全平穩的放置于地面,將電磁鐵整流控制柜上的所有空氣開關閉,關閉駕擰開電纜連接器的螺栓,分離連接器的公、母接頭,去除電磁鐵鏈條使電磁鐵與門吊脫離。
第十五步:車廂試吊操作同上。
3.9門吊起重電磁鐵試吊注意事項
3.9.1 門吊操作工必須嚴格遵守門吊操作規程。
3.9.2 注意駕駛室電磁鐵操作盒上的指示燈、儀表是否正常,如不正常時嚴禁使用電磁鐵進行吊裝作業。
3.9.3 起重電磁鐵必須與被吊鋼管嚴密結合才能通電吸料,待操作盒上的吸料勵磁電壓值、勵磁電流值達到規定值放可進行吊運。
3.9.4 嚴禁隔空吸,放料。
3.9.5 門吊運行時防止電磁鐵及所吊鋼管碰撞使電磁鐵旋轉給電纜帶來傷害而出現斷覽、斷電等安全事故(由于是試用沒有加裝電動旋轉吊鉤,需要2名司索工用鋼絲繩進行人工的平衡)
3.9.6 門吊在不用時先將電磁鐵整流控制柜上的所有空氣開關閉,再松開電纜連接和吊鉤上的電磁鐵起重吊環。
3.9.7 起重電磁鐵在不用時應將電磁鐵放置于不影響其他設備和人員安全的地方,并且嚴禁將電磁放置于水中。
第六章 應急預案
6.1應急組織機構
項目負責人為項目應急組長,其成員為安全員,現場管理及各班組成,并明確分工、落實職責。
應急小組名單:
鄭賢志 技術員 18655185665
吳建華 組長 13762087727
應急聯系電話: 火警電話:119 匪警電話: 110 急救電話:120
6.2應急處理方案
1)高空墜落
(1)立即停止作業,及時向現場本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匯報;同時向屬地部門負責人報告。
(2)檢查傷員情況,必要時及時送醫院搶救。
(3)積極保護現場,協助公司做好事故原因調查,查明原因后,對事故責任人進行裁定處理。
2)火災
當現場發生火災,應立即用現場配置的消防設備和器材進行補救,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火勢蔓延,引發爆炸,并立即向現場本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匯報;同時向屬地部門負責人報告。并及時撥打當地119消防報警電話。
(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在接到報告后,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屬地部門負責人報告事故地點、人員傷亡情況。
(2)應急小組應根據事故具體情況,屬地部門負責人一同以最快的反應速度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救援措施,并予以組織實施,爭取做到有備無患。
(3)現場救援人員要堅守各自崗位,為上級和相關防搶險事故調查及事后搶修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人力。
(4)當施工現場出現人員傷害、傷亡事故時,現場應急小組應會同屬地部門負責人進入應急工作狀態,并迅速做出反應與決策,組織力量,做好人員生命的搶救工作。
(5)同時組織人力、車輛將傷者送往就近的依托醫院?,F場搶險人員應根據傷者受傷的程度采取必要的緊急救護,并迅速采取其它可行應急措施。
(6)填好應急救護報告,由應急小組組長將事故情況上報上級有關部門。
3)、觸電事故預案
一旦發生觸電事故,首先拉掉電閘,斷電或用木板等不導電材料將觸電人與接觸電器部位隔離開,然后抬到通風平整的場地,實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急救,同時迅速聯系車輛送往醫院救治,在送往醫院途中亦應該不間斷的接上述急救,在沒有送達醫院交給醫生之前。不得停止人工呼吸或胸外擠壓。根據查閱資料顯示,觸電者從觸電后1分鐘開始救治者90%有良好的效果,觸電后6分鐘開始救治者10%有效果,觸電12分鐘開始救治者,救治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必須采用正確的急救方法迅速救治。
人工呼吸操作步驟如下:
①使觸電者鼻(或口)緊閉,救護人深吸一口氣后緊貼觸電者的鼻(或口)向內吹氣,為時2秒鐘。
②吹氣完畢后,立即離開觸電者鼻(或口),并松開觸電者的鼻孔(或嘴唇),使其自行呼氣,為時約3秒鐘,如果無法使觸電者把口張開,可改用口對鼻孔人工呼吸法進行。
觸電事故發生后調查工作應立即開始,在事故報告未填寫完成前,對發生觸電事故的現場除受害者外禁止任何變動。事故原因查清后應根據事故四不放過的原則對事故進行裁定處理。
4)、機械傷害事故預案
一旦發生機械傷害事故,根據傷情,出血情況,分為作業出血、內出血,外出血采用指壓法同物體打擊傷害,如為內出血(狀況為暗紅色)必須盡快聯系車輛,送往醫院搶救。
事故現場處理完畢后,按事故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事故調查原因分析,總結經驗,制訂防范措施,教育職工,處理責任人。
5)、物體打擊事故預案
1)當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后,如果受傷者為外出血,應立即采用指壓止血法,在出血傷口通過用手指壓迫血管,使血管閉合達到臨時止血作用。指壓法適用于頭部、頸部和動脈四肢出血,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壓迫法。
2)為防止傷口感染,應使用備用的消毒紗布包扎,救護人員不準用手直接接觸傷口,更不能在傷口內堵塞任何東西和隨便用藥。
3)根據傷員情況,在送往醫院途中,讓傷員平躺,保健員要隨時護送、觀察、護理防止傷情突變。當運送傷員上、下樓時,應讓傷員頭部向上,嚴密觀察傷員。
第七章 施工平面規劃與布置
7.1.1施工臨設及平面布置應符合國家防火規范及業主的有關要求。
7.1.2臨時設施應盡量避免占用正式工程位置。
7.1.3現場臨時設施、材料堆場禁止占用道路。同時臨時設施的布置盡量避開地下管道電纜,避免多次移位。
7.1.4施工現場配備足夠的消防設施,以備緊急情況使用。
7.1.5按照業主要求,進行建設區域安全防護準備,達到安全要求。
第八章 質量管理
8.1質量方針
精心施工、重約守信、滿足業主、優質服務
強化過程控制、保證產品質量、創建精品工程、全面爭創一流
8.2質量目標
☆ 單位工程合格率:100%
☆ 單位工程優良率:90%以上
☆ 分項工程優良率:92%
☆ 質量事故率:0%
☆ 整體工程: 創優良工程
8.3項目質量體系的運行
8.3.1項目負責人按照質量體系的要求,組織項目管理、執行、驗證、開展工作。
8.3.2選擇優秀的施工人員進入項目組,根據接受的任務,進行人員的派遣和任命,并在公司備案。
8.3. 3項目組應按施工組織設計來指導組織工程項目施工,滿足生產過程和業主要求。
8.3. 4施工作業的質量監督由作業層的自檢、互檢,項目組的質量監督和屬地部門監督組成。
8.4項目質量體系的考核
8.4.1施工項目質量體系接受設備檢修工程項目經理部內部質量體系審核,對審核出的不合格項,要及時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制定糾正措施及實施計劃,按時完成整改。
8.4.2項目質量體系除執行項目文件外,還應接受工程項目經理部主管、相關部門的監督、考核和執行項目文件以外的系統要求執行的其它文件。
第九章 環境保護
9.1環境保護措施
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建筑施工場界噪聲標準》、《土壤環境質量標準》以及其它有關法規的要求,對施工生產范圍內的作業環境、生活環境和自然環境實施保護,以減少由施工作業引起的污染、噪音及其它后果所造成的對人員或財產的損壞或滋擾以及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達到保護和改善環境的目的。
9.2環境承諾
遵守法律法規、保護植被地貌、減低綜合能耗、接受社會監督、持續循環發展。